反思文学

冯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反思文学

【简介】感谢网友“冯三”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反思文学(共8篇),欢迎阅读分享。

篇1:反思文学的名词解释

“反思”一词,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而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这个词却具有特定的意义,即对“”、十七年以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同时,在历史和自然的大的环境背景中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可以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两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哲学思考的介入。所谓反思,从哲学角度理解,就是人类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反思既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事件和经历的理解与描述,更进一步则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作为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必然结果,符合“反思”思维的特点。伤痕暴露了,那么是谁造成了民族与个人的创伤?又是怎样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历史传统、现实因素及人性根源,导致了长达几十年的摧残伤害竟然能以合法而崇高的名义进行?

综观“反思文学”的创作,主要焦点在于对“人”的反思上。这种对“人”的“反思”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它首先是主要针对政治层面的,关于建国后的历史问题尤其是对农村问题的反思成为作家创作的一个重点。其中张一弓创作的中篇小说《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一个为了群众生命而不惜触犯党纪国法的大队支书的形象,树立了新时期第一个成熟而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而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则以看似幽默的笔法,揭示了中国农民自身的性格弱点,指出这些“民族劣根性”在建国后的左倾灾难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记忆》则以某地宣传部长秦慕平对曾经被自己错判为“现行反革命”的少女方丽茹的忏悔,反省了一个时期内不正常的“现代迷信”及自己在这种现代迷信中所扮演的可悲角色。

以上作品对“”中种种事件表现的深刻程度显然远远超过“伤痕小说”,但它仍局限于将人仅仅放在政治层面思考。这种情况随着“反思文学”的深入出现了变化,很多作家不久就开始转到对“人本身”,如“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问题的思考上。

这些作品或张扬被左倾思潮压制多年的“人道主义”,甚至歌颂某种“永恒的、超阶级的人性”,如表现“同情”的《离离原上草》 、表现“母子亲情”的《女俘》 、表现“友情”的《驼铃》和表现“爱情”的《如意》等;或探讨“爱情婚姻”方面的社会问题,如《爱,是不能忘记的》 、《春天的童话》 、《我们这个年纪的梦》等;或讴歌人的生命力量,如《北方的河》 、《迷人的海》等;或思考生存价值,如“知青小说”中对往日做写实性却富于诗意的回忆与描述、“右派小说”中立足政治历史之上对自己的心理历程的解剖。

反思文学的意义

1、现实意义:

从党和人民关系角度反思历史教训,确立“人民是上帝” 的历史观念。特征之一:自我反省。《蝴蝶》、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春天》,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等。

2、历史意义:

立足当代历史进程,揭示从左到极左的转化,促进现实主义深化。最基本特征:思考或沉思。《李顺大造屋》。

3、文学意义:

艺术上新的变革与探索。中篇小说崛起,意识流等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引入。

4、局限:

A、思考结论简单化:归之于放弃优良传统,因果式的历史观。

B、传 统思维模式:为民请命。

C、基本手法还是回忆和对比。没有形成全新的审美规范。

篇2:文学的反思读书笔记

“广泛阅读、仔细咀嚼”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我们不仅要大量阅读文学作品,还要多读教育教学名著。不光要读,还要品,要思。读书的过程就是与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品位,培养教师的气质。在没有看《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之前,有许多问题,我虽然也会一闪而过,但不会有太多的深思,觉得似乎就应该如此,但在看了书之后,往往就会引起我的共鸣。把我潜意识里的想法都唤醒,呼之欲出了。

我们老师有着不一样的工作,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小孩子,他们犹如一张雪白的纸,我们老师给他们绘画上什么颜色,他们的纸上就会有什么颜色。孩子们在没有上学之前他们纯真、善良、好奇心强、好动,但在孩子们上了小学之后他们又有什么变化了呢?孩子的变化是在学校之后开始以及定型的。什么样的老师往往会带出什么样的性格的学生。一位母亲曾今这样说:“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是啊,这不得不是我们老师所要反思的内容。我们为孩子做过些什么?

在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给孩子加上了很多的枷锁:上课不准说闲话、不准做小动作、回答问题要先举手、上课不能趴着……这些对于上课的规矩应该还有理由可言,毕竟上课时候是一个集体,要有一定的秩序。但是下课呢?由于很多时候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不得不对孩子的课间活动做一些限制,特别是在孩子由于玩耍而受伤的时候,往往很多时候其他孩子就会因此而有所牺牲:若是某同学在课间玩跨步的时候骨折了,一次也许不会,但可以保证事故出现的次数多了,老师肯定会禁止孩子们玩这种游戏;因为其他学校出现的溺水的事故多了,便更是禁止孩子们游泳,不过有一点还好,要是有大人陪伴是允许的,记得小时候的时间都是在水中度过的:捉螃蟹、抓小鱼、游泳、玩水,真是没法比啊,似乎更喜欢自己的童年;由于现在班级人数都很多,所以是不允许在班级里追跑打闹的……似乎不允许做的事太多了,老师的口头禅似乎就是“不准、不允许、不可以”,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渐渐长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丢失了什么呢?我们做老师的难道不应该有所反思吗?有,我反思了,结果是不得而终:安全和快乐,站在老师的立场肯定会选择安全。

篇3:陆文学自传教学反思

陆文学自传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施整体来说落实比较顺利。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整个课堂的反应比较热烈。特别是第一段,老师让学生自己模仿课文介绍自己,部分学生介绍得很有意思。有用王宝强的,有用陈奕迅的,有用周杰伦的,课堂气氛活跃,效果也比较好。

关于诗歌的介绍,由于学生基础的原因,最后放弃没用了。念了一首诗,结果基本上听不懂,基于时间上的考虑,最后决定放弃。

第二段的隐居生活,学生很感兴趣。独行山野,诵佛吟诗,杖击古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早至晚,兴尽乃号泣而归。学生都画线标明,以体现其隐士特征。

第三段的少年经历,重点是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厉志教育。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屈服,在遭受不公待遇时,不自伤自怜,而是自强自励,其超凡的意志给学生和老师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文的翻译与讲解相对而言可以通过课外补充,以加强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陆羽的《陆文学自传》以冷峻的笔调回顾自己的一生,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撷取自娱的乐趣表明自己的心态,王勃的《滕王阁序》抒发青年士子的不遇之悲,而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和白居易的《与微之书》则从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寻找心灵的调适和纾放。讲清了这些文章内涵,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精讲在阅读中常见的文体特征。本册选修的主要是唐宋散文成就最为突出的游记、传记、书信、辞赋、议论等五种文体的文章,这是本册的教学重点,教师应精讲,并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篇4:托尔斯泰--反思历史的文学巨匠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罗斯著名文学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著作的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托尔斯泰一生作品极多,但是,其影响最为著名的当属《战争与和平》,这部史诗性的巨著以19世纪上半叶的法俄战争为背景。《战争与和平》一书是托尔斯泰一生文学生涯的颠峰之作,在其创作的生涯中,《战争与和平》不仅代表了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还表现了他对历史和社会的极端反思。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托尔斯泰对战争是有着很深的体会的,因此,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托尔斯泰以一个俄罗斯上流社会贵族青年的视角展现了在那个战争频仍的年代中,一群爱国者在国家遭到侵略时所作出的表现。这是一部讽刺加爱国感召的著作,也是全景描述19世纪早期欧洲历史和贵族生活的巨著,书中大量出现在19世纪早期生命显赫的那些人物,拿破仑、威灵顿还有亚历山大皇帝。回顾历史就是要记住历史,而历史本身的意义也在于他们希望历史不再重演。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之后,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稳定时期,这期间他主要生活在自己的庄园中,思索着人性的问题。终于,1877年,历经4年的创作,经过多达12次的修改,托尔斯泰第二部长篇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问世。在这部小说中,托尔斯泰以其日臻成熟的文学技巧将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在那个特殊的大时代背景下完整地烘托出来,并使人性伪劣的一面暴露无遗,更加鲜明地刻画出一个争取自己权利却在舆论和旧体制的压迫下最终以结束生命作为代价的19世纪妇女形象。这部作品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末俄罗斯女性地位所受到的挑战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榨。

18,继《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部著作之后,托尔斯泰再次出版了他的第三部长篇巨著《复活》。这部巨著一改托尔斯泰以往那种以上层贵族社会为视角的做法,转而以俄罗斯君主制度下的宗法农民作为他的主要代言人,通过对男女主人公遭遇的描写,深入揭示了在俄罗斯旧君主制度上人民生活的艰苦与不堪。但是,作为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文学家来说,托尔斯泰虽然看到这些事情的本质,但是他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文学创作揭露这些现象,本身并不能为俄罗斯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带来更多的益处,于是,托尔斯泰在常年创作之后,终于认识到自己没有办法通过文学来改变俄罗斯现在的命运。

1910月,托尔斯泰带着对社会的不满及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火车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就这样带着无奈与寂寥走完了他辉煌的人生旅程。托尔斯泰是近代世界文学史上的最伟大人物,在他的一生当中,对社会、人性和制度都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但是,作为贵族一员,他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现实,他只能在自己的庄园中尽量给予那些农奴一些好处,却无法将这种好处带给整个俄罗斯的农奴们。

但是,托尔斯泰仍然不愧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不朽巨匠,虽然他在创作上与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对社会、人性和制度的指摘却是如出一辙的。

篇5: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的美学反思

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的美学反思

刘旭光

当文学的传播媒介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对文学本身会发生什么

样的影响?这种影响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对于文学本身

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我们反思网络文学这种新的

艺术现象时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关注网络文学

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从本质上决定了网络文学在艺

术和美学中的地位和意义,也决定了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的特质和价值所在,换言之,决定了网络文学存在的权利问题。

在回答传播媒介的变化对于文学本身的影响之前,我们有必要对

文体形式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作一个历史地回顾:文学的最初样态是民

歌,而民歌是口耳相传的,它不需要也没有什么物质媒介,文学在这

个阶段是完全民间的,是人民性的,文学的任务也是单纯的,劳者歌

其事,饥者歌其食,文学是人民的情感与要求的最直接的流露。文学

的第二种样态是由官方收集并改编过的民歌,以及一些官方文件,这

时文学的媒介是竹简和帛,还有青铜器。这一时期的文学依赖于物质

媒介,而这种物质媒介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因此,文学开始承担

官方赋予它的政治任务,“兴观群怨”这种文学的功用观正是从官方

的角度对文学提出的要求,通过采风,以及对采来的民歌的改编,文

学开始官方化了。文学的第三种样态是由专业人员创作的诗,文和史,

纸成为文学的主要媒介。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专业的文学创造者,

也就是所谓的文学家的出现,从汉代那些辞赋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出现了一批专业的创作群体,他们借鉴并且改造民歌的形式,把民歌

艺术化,精致化从而使文学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也造成了一种对立,

一种有媒介的,以官方的审美情趣为主导的文学与无媒介的以民间审

美情趣为主导的文学的对立。就这种对立的物质形态而言,我们可以

称这种对立为纸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对立。文学的第四种样态的主体是

小说,特别是白话长篇小说,小说的发展和普及的前提是纸的普及和

印刷术的发展。纸作为一种市民社会的日常用品,它的这种属性决定

了小说必然以市民社会的审美情趣为自的主导。在文学样态的变迁中,

我们可以发现文学自身的发展和它的物质媒介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联

系,简单地说,在竹简的时代不可能出现小说,文学的物质媒介制约

着文学自身的发展,而物质媒介本身的性质及其阶级属性,也就是这

种物质媒介主要掌握在什么人手中,决定着文学的时代性的审美追求。

那么,当文学的传播媒介转化为网络以后,网络对文学的审美追

求产生了哪些影响?换言之,网络时代的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出现

了那些新的变化?这要求我们从网络,也就是文学的物质载体,从文

学创作者,从文学欣赏者三方面分析实际发生的变化。变化一:网络

作为一种文学载体,和传统文学的物质载体现比,是一种突破了原有

物质载体的物质有限性的载体。所谓载体的物质有限性,是指作为载

体的物质因其固有的特性而对它所承载的信息的束缚。这种突破是革

命性的,它把原物质载体的如竹,金属,帛,纸,羊皮,石等具体物

质给文学加上的种种束缚如该物质作为一种物质财富,它的所有权在

审美意识上的反映;这些具体物质材料作为一种有限存在所受到的时

间和空间限制和这种限制对文学传播和创作的影响;这些物质材料对

阅读方式的束缚;这些物质材料所能承载的信息量的局限对文学传承

和文学创作方式的可能性的束缚,这些束缚都有因为网络这种非具体

物质的承载和传播方式的出现而被抛到身后。更为重要的变化是,网

络是一种真正具有人民性的物质媒介,它向所有人开放,它扫除了原

有物质载体的地域性,民族性,阶级性,它开创了一种可能,这种可

能也就我们要提出的变化二:文学创作者的变化。文学经历了民间创

作到专业文人的创作后,借助于网络的开放性,它体现出了一种向民

间回流的趋势,但这一趋势并不是单纯地回到起点,而是一种彻底的

开放,如果说文学在它的起源处是民歌一枝独秀,其后是文人创作的

一脉独张,那么,现要我们可以说,网络为这两股激流的汇合创造了

机遇,从而也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的诞生开辟了一个生长点。对

于民间文学和民间审美意识而言,它找到一个直接展现自己的舞台,

而在传统上,民间文学只有通过文人采风才能走上前台;对于专业文

学创作者而言,他和他所代表的.官方审美意识作为文学界内的主流话

语,必然遭到挑战。网络为每一位愿意进行文学创作并且愿意把自己

的作品,把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展示给大家的人提供了发言机

会,网络使得文学创作者在数量上和风格上极大的丰富和多样化了,

从而使得各式各样的审美意识和各式各样的语言风格都有展现自己的

机会。立足于第二个变化,文学欣赏也就是阅读活动也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网站和网页取得了和传统的信息传播单位如电台,电视台,出

版社,报社,杂志等同等的地位,但和这些传统信息传播单位相比,

在数量上更加丰富,在风格上更加多样化,更能体现倾向性,而且在

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上取得了质的突破。这种突破决定了读者的阅读

要求和审美倾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满足,而且使读者获

得了自主的选择权,更为关键的是,读者的这种选择权被网络所提供

的快速切换的可能性极大的强化了,所谓快速切换,是指读者可以出

于自身的兴趣和要求而在文本和文本间,网站和网站间进行快速的转

换,而这种转换速度是以纸为媒介的书不可能达到的,即使是坐在图

书馆里也不可能。

从这三个方面展现出来的变化在美学上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网络

自身的开放性,全民性带来的创作者的迅速膨胀以及作品的迅速膨胀

即带来了混乱,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这些新气象首先表现在审美

意识的多元化上,各阶层的人在网上进行文学活动的时,会自觉或不

自觉的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语言特色表露出来,因而在网上我们可以

读到各式各样的作品,典雅的,恢谐的,优美的,粗俗的,甚至还有

充满肉欲的;看到各式各样的文体;听到各式各样的言语。当所有这

些风格,文体和个性化,行业化的语言在同一个页面上同时展现出来

时,网络就变成了一个狂欢节上的广场,一方面,他仍然有官方文化

和官方审美意识的地盘,同时它也为非官方一些东西提供了展示自身

的场所。官方总是与严肃,与专横,禁令,限制联系在一起的,而非

官方的文化形态虽然粗俗,粗糙,却是生机勃勃的,是与欢喜,热烈,

和随心所欲的自由,和无所畏惧联系在一起的。网络文学作为由生活

在社会各个层面的网民创作的文本,它在审美上的非官方性质是明显

的,在那些被称之为无病呻吟的作品中,在那些调侃,反讽,诙谐,

粗俗,甚至带有痞子气的作品中,体现着一种生命活力,涌动着大众

的气息,而这种气息,是用传统意义的“美”所不能涵盖的。从这个

意义上讲,网络文学向传统的以“美”,以“雅”为指向的文学理念

发出了挑战,“俗”并不可怕,只要俗的真诚,网络文学为下里巴人

们提供了一个向“美”文学挑战的机会。正是因为网络的全民性,所

以,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应当有民间审美意识的地盘,但这并不是

说就要排斥官方审美意识,因为网络本身也是向官方审美意识开放的,

有很多网络作者实际上就是拿官方工资的职业作家,或者是在官方审

美意识中成长起来的知识份子和文学爱好者,他们当然是传统审美意

识的捍卫者,即然网络是全民的,那么他们当然也有权力把传统文学

的传统审美意识延伸到网络中来。多元化的含义是指多种因素独立并

存,而不是把多种因素化合为一个整体,多种元素是彼此独立的,他

们之间应当是对话关系,是平等的,因此,真正的网络文学应当是一

个开放性的范畴,它兼容各种审美意识,各种文体,各种话语风格,

最终在兼容之中形成属于网络这种载体自身的风格。

新气象二体现在网络文学在创作上的心灵化。绝大部分在网络上

发表作品的创作者并不是图名,也不是图利,创作仅仅是因为兴趣和

激情。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都是网友们不吐不快的率性之作,是网友

们的情感和心灵的最直接的流露,是一种完全在非功利心态下的创作,

这样的作品是真实的,真诚的,真挚的,是彻底心灵化的,这一点正

是民间文学的最大特色,也是网络文学的最大特色,正是在这一点上

我们可以说网络文学体现着文学的民间化。在网络上发表文学作品将

发表的时间周期降到最小,把发表作品的物质投入降到最小,并且不

期待物质回报,因而网络文学有可能从商业社会的功利主义中超拔出

来,摆脱功利的束缚,而这是以纸为媒介的文学做不到的。我们并不

怀疑传统文学的真诚,但是我们可以说,网络文学更加真诚,更加心

灵化。创作上的心灵化必然带来文本在风格上的心灵化,真正网络文

学应当是心灵化的文学,是直率,坦诚,无所顾忌的文学,是自由的

文学,这应当是网络文学在风格上的主导。

新气象三体现在网络文学的欣赏者在阅读上的纯粹化。所谓纯粹

化是指,读者的阅读完全以自己的情感需要和审美倾向为标的,每一

次真正完成了的阅读都意味着生命体验和情感共鸣,这样的阅读才是

真正意义上的审美阅读,这种阅读是非功利的,是纯粹的阅读。由于

选择的多样化和快速切换的可能,让一个网上阅读者完成一次完整的

阅读是困难的,如果一篇文章不附合他的审美要求和当时的情感状态,

那么他可以马上切换到另一篇,尽管这种切换有时显得匆忙而草率,

但不可否认,这种切换往往是一种过滤,只有那些真正附合读者情意

状况的作品,真正能够打动读者的作品才能让读者完整的阅读下来,

这即是对阅读的过滤,也是对作品的过滤。在这种过滤中体现着一种

自由,这种自由我们可以把它表述为:“我只读我想读的”,这种自

由是对一切强迫阅读的反抗和突破,这种强迫可能来自传统,来自他

人的目光,来自功利目的,来自官方,来自意识形态,而网络本身抵

制这种强迫。非强迫性阅读是真正的审美阅读的基础,只有非强迫性

阅读才显现读者心灵的敞开状态,只有在心灵的敞开状态下,读者才

能进行审美阅读。而正是因为网上读者完全的非功利的审美阅读,反

过来要求网上作品也只能是非功利的和真诚,否则读者就会毫不犹豫

的“退出”. 新气象四体现在网络文学对文字的突破上。网络提供了

这样一种可能,一种令文学突破语言和文字的可能,一种把文字、声

音、图象结合在一起的可能,它已经具备了在同一个页面内把文字、

声音、图象结合在一起的技术能力,跨文体写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跨艺术体裁的写作,作为一种实验文本,完全是一种有必要的和有益

的尝试。尽管跨艺术体裁的写作对于一般文学爱好者来说还很难做到,

但我们有理由满怀信心地等待它的诞生。

尽管文学在网络上体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气象,但是我们必

须承认,真正的网络文学还没有诞生。这些新气象仅仅是为网络文学

的诞生提供了一种可能,为网络文学的诞生奠定了几块基石。有人说

现在的网络文学是小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的确是呻吟,也的确是小

资产阶级的,这是现在网络文学的问题之一,但并不是“无病”的,

真诚是网络文学的特质之一,是因为痛,因为爱,因为恨才呻吟。呻

吟没有错,问题在于,呻吟的声音太小,太单一了。网络是大众,网

络为审美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因而,真正的网络文学应当是一种众

声合唱,是各个阶层的各种呻吟的混合,它的声音应该大一些,再大

一些,最终成为咆哮和怒吼的文学,除了那些真挚而强烈的民歌,历

史上还没有出现过真正的怒吼和咆哮的文学,因为历史上还没有出现

过真正属于人民的文学,全体大众还从来没有真正获得过在文学上的

发言权,而现在,网络为大众,为文学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和发言权,

真诚,真实,浓烈,这应当是“网络文学”的最高状态。中国现在的

网络还不能算普及,网络的真正利用者还只是被称为小资产阶级的学

生和白领阶层,当然还有中产阶级。他们作为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欣

赏者,必然把自身的审美情趣投注到网络文学中,这决定了现在的网

络文学还不是众声合唱,也就是说,促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的诞

生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从另一个角度讲,促成网络文学诞生的心理

条件也还没的成熟,广大网民还没有适应这种突然而到的自由,还没

有学会应用和尊重这种自由,自由和监督的突然缺失使得一部分网民

把网络当作一个满足原始欲望的地方,在这种心态下,即不可能创作,

也不可能欣赏文学,换言之,网络文学的产生有待于上网者心理的成

熟。在期待网络文学诞生的时候,我们还必须对网络保有戒心,必须

防止网络成为又一种异化人的工具,防止网络成为一个黑洞,一个把

一切东西吸入其中,然后抹平差异,缠为一团的黑洞。对于文学而言,

最可怕的事情是网络抹平语言差异,情感差异,思想差异,让所有人

用一种腔调,一种语言,一种思维方式说话,如果在这个意义上产生

了所谓的网络文学,这将是网络的悲哀,文学的悲哀,人类的悲哀。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篇6:幼儿园中班文学说课稿《白云》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文学说课稿《白云》含反思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中班文学教育活动——《白云》,在讲课之前,我想先让大家把这首诗个看一下。这首诗歌选自《蒙氏阅读三》,也是我在幼儿园见习接触的第一篇诗歌。整首诗歌用词比较简单,朗朗上口,特别适合刚刚从小班进入中班的小朋友。让小朋友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并热爱大自然。本次说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等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所以我想让幼儿在欣赏诗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内在规律,进行创造性的仿编,并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大胆的运用语言能力进行表达。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启发幼儿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诗歌中的运用“比喻”的'手法及其作用,学习并理解“躺”“柔软”“白云”等词汇。学习运用“……像……”的句式。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诗歌,使儿童对初次接触的诗歌感兴趣,乐意聆听及表达;再通过诗歌的表达,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感受白云的动态美。

3、能力目标:适当仿编并让幼儿学会用普通话朗诵。

二、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预定目标,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我会采用以下方法:

1、提问法

2、情景教学法

3、游戏表演法

三、说学法

幼儿是语言活动中的主体,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认为可以指导幼儿运用:

1、观察法

2、角色表演法

3、讨论法。

四、说过程

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引出诗歌《白云引出诗歌《白云》——学习诗歌——仿编诗歌

1、引出诗歌《白云》

采用先观察(户外观察白云)再提问的形式,以让幼儿集中注意力。

我会这么问小朋友们:“小朋友们,你们刚刚看到的白云都是什么形状呀?他们都有哪些颜色呢?

2、学习诗歌。

通过录音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使幼儿对白云更加了解和熟悉。

(1)重点学习诗歌中”…好像…“以及”有时……有时……“这一句式。

在学习诗歌前,我不会直接朗诵诗歌的内容,而是逐幅欣赏时通过幼儿猜测,也就是培养幼儿的拓展性思维。我问小朋友并给与暗示,再根据幼儿的回答,概括出第一句”白云像棉花糖,看起来好柔软“。在老师的示范下,接着几幅图,让幼儿运用诗中的句式”…像…“简单建构诗句。这样的设计自然合理,进而引出整首诗。

(2)朗诵诗歌

采用诗歌的卡图在幼儿产生视觉形象再随轻柔的音乐朗诵一遍。

要求幼儿作出相应的表演动作和运用丰富的感情语调来朗诵诗歌。

目的都是加深幼儿对诗歌的印象。

3、创编诗歌。

(1)拓展经验,鼓励幼儿学习创编诗歌。

启发幼儿想一想:白云还像什么?

(2)幼儿结合动作来朗诵诗歌。

(3)最后分享诗歌内容,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创作的乐趣。

五、活动延伸

(1)让小朋友画出”心目中的白云“。

(2)根据白云配乐朗诵进行情景表演。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篇7:托尔斯泰--反思历史的文学巨匠

托尔斯泰--反思历史的文学巨匠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罗斯著名文学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著作的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托尔斯泰一生作品极多,但是,其影响最为著名的当属《战争与和平》,这部史诗性的巨著以19世纪上半叶的法俄战争为背景。《战争与和平》一书是托尔斯泰一生文学生涯的颠峰之作,在其创作的生涯中,《战争与和平》不仅代表了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还表现了他对历史和社会的极端反思。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托尔斯泰对战争是有着很深的体会的,因此,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托尔斯泰以一个俄罗斯上流社会贵族青年的视角展现了在那个战争频仍的年代中,一群爱国者在国家遭到侵略时所作出的表现。这是一部讽刺加爱国感召的著作,也是全景描述19世纪早期欧洲历史和贵族生活的巨著,书中大量出现在19世纪早期生命显赫的那些人物,拿破仑、威灵顿还有亚历山大皇帝。回顾历史就是要记住历史,而历史本身的意义也在于他们希望历史不再重演。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之后,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稳定时期,这期间他主要生活在自己的庄园中,思索着人性的问题。终于,1877年,历经4年的创作,经过多达12次的修改,托尔斯泰第二部长篇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问世。在这部小说中,托尔斯泰以其日臻成熟的文学技巧将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在那个特殊的大时代背景下完整地烘托出来,并使人性伪劣的一面暴露无遗,更加鲜明地刻画出一个争取自己权利却在舆论和旧体制的压迫下最终以结束生命作为代价的19世纪妇女形象。这部作品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末俄罗斯女性地位所受到的.挑战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榨。

18,继《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部著作之后,托尔斯泰再次出版了他的第三部长篇巨著《复活》。这部巨著一改托尔斯泰以往那种以上层贵族社会为视角的做法,转而以俄罗斯君主制度下的宗法农民作为他的主要代言人,通过对男女主人公遭遇的描写,深入揭示了在俄罗斯旧君主制度上人民生活的艰苦与不堪。但是,作为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文学家来说,托尔斯泰虽然看到这些事情的本质,但是他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文学创作揭露这些现象,本身并不能为俄罗斯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带来更多的益处,于是,托尔斯泰在常年创作之后,终于认识到自己没有办法通过文学来改变俄罗斯现在的命运。

1910月,托尔斯泰带着对社会的不满及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火车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就这样带着无奈与寂寥走完了他辉煌的人生旅程。托尔斯泰是近代世界文学史上的最伟大人物,在他的一生当中,对社会、人性和制度都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但是,作为贵族一员,他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现实,他只能在自己的庄园中尽量给予那些农奴一些好处,却无法将这种好处带给整个俄罗斯的农奴们。

但是,托尔斯泰仍然不愧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不朽巨匠,虽然他在创作上与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对社会、人性和制度的指摘却是如出一辙的。

篇8:二年级语文学棋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学棋教学反思

《学棋》是源于《孟子-告子(上)》。故事描述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的`生动故事,启示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秋的两个学生在学棋时的不同表现。这是本课的重点段落,课文中的插图也与此段内容相对应,形象地展示了两个学生学习时的不同表现,对比鲜明。教学时我从插图入手,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再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图画上的情景。按照学生的观察顺序分别出示文中的句子。

一处: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让学生读读找找这个学生的动作,强调“一边……一边……”这个关联词,让学生体会看和听是同时发生的,学生看的时候在听,听的时候在看,再用“一边……一边……”说说话。还展开想象那个学生他听秋说了什么?他问什么?然后带领学生朗读,体会他的认真专心。而另一个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呢?学生不难找出相关的句子。同样让学生读,抓住“走了神儿”“不由得”体会这位学生的学习态度。找找另一位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让学生知道这位学生在学习时“走神儿”就是听着听着就想到别的地方去了,也不再注意老师的讲课了。再让学生对比朗读两段话,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两位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这样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自然地过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学习第三自然段,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然后我让学生想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例子也像这篇课文一样,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结果,从而揭示了生活中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

相关专题 文学